2025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在黔东南开赛,21省市健儿劈波斩浪,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张驰翔)7月28日,2025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299名运动员将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展开激烈对决。
本次赛事设置了男、女单人皮艇、单人划艇、极限皮艇及男、女单人皮艇团体、单人划艇团体等多个项目。参与的运动员们在激流竞速的赛道上挑战自我,面对错落有致的顺水门和逆水门,湍急的水流掀起巨大漩涡,考验着他们的技术和体能。
为了提升赛事体验,贵州省水上运动发展中心副主任秦亮表示:“本次比赛的电子计时和仲裁录像设备均按照全运会决赛的标准配置。”这场赛事也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的最后一场资格赛,成为贵州皮划艇运动员全运会前的重要“练兵”机会,接下来的几天,运动员们将全力以赴,努力实现最后的突破。
运动员在赛道中穿越狭窄的水门时,凭借娴熟的技巧与对水流的精准感知,稳健地通过每一道门。在面对激流的瞬间,他们借助水流的推力猛然提速,展现出强劲的爆发力。观众席中,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赛事前赛道因特大洪水受到严重损坏,贵州省体育局与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全力推进修复,及时恢复了赛道功能。赛道的复原不仅保障了国内外运动员的参赛梦想,也赢得了广泛好评。
来自天津的运动员徐新荣提到:“贵州这条国际性的赛道极具挑战性,水流湍急,落差明显,非常考验技术。”他特别针对赛道的特点进行技术调整,并对自己的表现表示满意,同时感谢了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在比赛场上的裁判们也同样引人瞩目。裁判黄贤顺指出,他们挥动的双手代表着比赛中的判罚与计分“语言”,每一个动作都与明确的规则相对应。他强调,裁判的职责是确保比赛的公平,提供一个权威、公正的竞技环境。
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自2006年建成以来,已多次承办国际性与全国性的比赛,并在2015年被授予“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黔东南训练基地”的称号。赛道全长490米,落差78米,将几乎所有典型的激流回旋赛道特点汇聚于一身,是国内科技含量较高的激流回旋赛道。
值得期待的是,在本次全国锦标赛结束后,2025年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下司训练基地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亚洲各国的顶尖选手云集于此,进行新一轮的激烈比拼。
同时,赛事期间下司古镇还将举办丰富的民俗活动,包括拦门酒、非遗集市、民族歌舞晚会以及水上体育互动体验等,让前来观赛的游客在欣赏竞技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当地的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皮划艇协会、贵州省体育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正如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在每一场比赛中都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
发表评论